當你每天收看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的時候,解說員會說“從風云2號氣象衛星傳來的氣象衛星云圖來看……”讓 你了解各地的氣象。氣象衛星的眼睛就是紅外裝置,其核心是紅外探測器。
紅外熱像儀是紅外系統中的一種,紅外熱像儀不僅在科學實踐上有重要的用途,而且在國防現代化建設中也有不可替代的地位。 顧名思義,紅外熱像儀就是把物體的紅外輻射轉變成可見光,供人們觀察。紅外熱像儀與微光儀器雖同屬于夜視儀器,但是它們的工作原理是不同的,微光儀器的工作原理是把物體被微弱的光照到的光反射,通過微光儀器加以放大,也就是把弱光信號增強,以使人們能夠用眼觀察。而紅外熱像儀則是接收物體的熱輻射。自然界中的所有物體都有熱輻射,溫度不同,熱輻射量也不同,紅外熱像儀也就是利用探測器接收不同的熱輻射形成圖像。 紅外熱像儀一般工作在3~5um,8—12um這兩個波段。因為,在這兩個波段中,大氣的透過率高,對紅外來說是”透明”的。
紅外熱像儀由光學、機械、電子和計算機等幾部分組成,屬于復雜的光機電產品。光學部分將熱輻射進行收集匯聚到探測器上,探測器將熱輻射轉變成電信號,電信號被電路進行放大,然后變成數字信號,由計算機對這些數字量進行處理,最后在顯示器上顯示出來。這個過程是很復雜的,其中熱像儀中的光學透鏡多數為鋁材料制成,并且還是非球面的。
紅外熱像儀是50年代以后才逐漸發展起來的產品。隨著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,紅外熱像儀至今已發展到了第三代。 第一代產品由于探測器元數少,所形成的信號不能在陰極射線管上形成圖像,所以在光學系統中加一個機械掃描器,使探測器能接收視場中的景物,并形成圖像。而第三代產品已不需掃描器,探測器也比第一代更復雜,性能提高許多,體積也縮小了。紅外熱像儀正在走向成熟,而且其價格正在降低。 紅外熱像儀在當今屬于高科技產品,其應用領域廣泛,如:軍事上用的瞄準鏡。